进入秋冬季,一次说清流感病毒也悄然而至。今年家长感染后,感疫个问雅安市某某电子打标设备业务部除了让人浑身疼痛、苗选高烧不退、最关干咳,一次说清甚至会有致命危险。今年家长在众多预防措施中,感疫个问接种流感疫苗是苗选最有效的手段之一。流感疫苗那么多,最关哪款最值得打?什么时间去打最合适?家里哪些人最需要打?本期《健康关注》为你解读。一次说清
一、今年家长流感疫苗眼花缭乱,感疫个问到底该怎么选?
1、苗选灭活疫苗VS减毒活疫苗
我国内地的最关流感疫苗分为两大类——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。
1)灭活流感疫苗(均为肌肉注射):指的是病毒已经被杀死,无活性,对大多数人非常安全,通常需要几周时间产生免疫反应。雅安市某某电子打标设备业务部
灭活疫苗根据工艺不同,又分为“裂解”和“亚单位”。
2)减毒流感疫苗(均为鼻喷):病毒活性减弱,但仍有部分活性。通过将将毒力减弱、无法致病的病毒喷入鼻腔,刺激机体产生免疫。免疫反应较快,通常在接种后几天内获得保护。
2、三价VS四价,该选哪种?
流感三价疫苗覆盖两种甲型流感病毒株和一种乙型流感病毒株。流感四价疫苗在三价的基础上,额外覆盖了另一种乙型流感病毒株。
一般来说,四价流感疫苗会提供更广泛的保护。但今年有所不同的是,打三价就够了。
这是由于自2020年3月起B/Yamagata系流感病毒株(也就是四价中多出的那种毒株)几乎没有监测到,因此世卫组织表示,2024-2025流感季,三价疫苗已足够提供必要的保护。
也就是说,今年打三价更好,便宜经济。当然,如果想获得更好的保护力,或是当地社区提供的疫苗仅有四价,也可以选择四价。
3、国产VS进口,该选哪种?
过去大家经常会讨论,到底是打国产疫苗,还是进口疫苗。但今年有个比较特殊的情况是,可能比较难打到进口疫苗了。
赛诺菲(全球最大的流感疫苗供应商之一)近日宣布,将暂时停止旗下巴斯德流感疫苗在中国的供应和销售。具体原因是观察到部分流感疫苗效价下降,因而进行预防性暂停使用。
对于部分已经接种过该疫苗的人无需担心,效价下降并不代表“无用”或者“安全性差”,仍然可以起到保护作用,也不需要再补打其他品牌的流感疫苗。若是今年需要接种第二剂该疫苗的人群,按照WHO的接种建议,可以考虑序贯接种其他厂家流感疫苗。
无进口疫苗后,国产流感疫苗将成为今年的主力军。根据《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》表示:对可以接种不同类型、不同厂家疫苗产品的人来说,可“自愿接种任何一种流感疫苗,无优先推荐”。所以,只要是工艺相同的疫苗,各品牌之间无本质差异。
但如果非要总结出一些适合人群,大家可以参考下表:
三、家里哪些人有必要打流感疫苗?
1)哪些人应该接种流感疫苗?
≥6月龄且无接种禁忌的人都应接种流感疫苗。
此外我国推荐孕妇、6月龄-5岁儿童、60岁及以上老年人、慢性病患者等流感高风险人群和医务人员为优先接种人群。此外,护理人员、6月龄以下护理人员及家庭成员、教师和学生、生活在拥挤环境的人群(如宿舍、监狱)、免疫系统受损人群(如癌症患者、器官移植接受者、HIV/AIDS患者),也应当接种流感疫苗,获得保护。
2)孩子多大可以开始接种流感疫苗?
孩子6月龄以后可以接种流感疫苗。对于6个月-8岁儿童,如果孩子第一次接种流感疫苗,通常需要接种两剂,间隔至少4周。如果孩子之前已经接种过流感疫苗,通常只需要一剂。9岁及以上儿童及成人,通常只需要一剂流感疫苗。流感疫苗对儿童是安全的,副作用通常很轻微,可能包括注射部位的疼痛、红肿或发热。
3)孩子对鸡蛋过敏可以接种流感疫苗么?
流感疫苗的生产过程中通常涉及使用鸡蛋,因为流感病毒通常在鸡蛋中进行培养。然而,随着疫苗生产技术的进步,现代流感疫苗中的鸡蛋蛋白含量非常低,通常远低于引起过敏反应的水平。目前国内外各大权威医学机构都认为:对于鸡蛋过敏者,无论其严重程度如何,都可安全地接种灭活流感疫苗。如果孩子鸡蛋过敏,可以在密切观察30分钟的前提下接种流感疫苗。
4)孕妇可以接种流感疫苗吗?
不仅可以,而且推荐孕妇接种。孕妇接种流感疫苗不仅可以保护她们自己免受流感的侵害,还可以通过胎盘传递抗体给未出生的婴儿,为婴儿出生后的前几个月提供保护,因为婴儿在出生后的前6个月通常还不能接种流感疫苗。需要注意的是,孕妇在接种前,最好再咨询一下医生或产科医生,以确保没有禁忌症。
5)家里90岁老人可以打流感疫苗么?
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,免疫系统会减弱,感染流感后出现严重并发症的风险也会增加。流感疫苗可以帮助老年人预防流感,减少住院和死亡的风险。无论家里老人是70岁、80岁,还是90岁,只要没有禁忌症,都是可以接种流感疫苗的,具体禁忌症见下。
6)哪些情况下不能接种流感疫苗?
最后提醒大家,打了流感疫苗也仍有可能得流感。因此在流感流行期间,仍要注意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,包括:佩戴口罩、勤洗手、注意呼吸道礼仪(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)、开窗通风、均衡饮食、适量运动、高危人群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。做好防护,保护家人和自己!